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风采录

80年80人|汤化赞:抗战剿匪的好区长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 2025-05-23 15:10:06

汤化赞,1918年生于沭阳县第五区汤沟乡支沟(现灌南县汤沟镇支沟村)的一个书香世家。小时入私塾读书,后到汤沟小学就读。共有兄弟、姐妹12人,他排行第六。他有三位兄长受过中、高等教育,并相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兄长们的教育、熏陶下,汤化赞从小就立下了“誓为穷人闹翻身”的志向。1937年“七七事变”后,海州中学学生汤曙红在家乡汤沟办起了旨在团结民众、宣传抗日的“读书会”。时因日寇侵略而中断学业的汤化赞,踊跃报名,加入该会。从此,在柴米河畔的农村、学校,处处都留下了汤化赞组织民众、宣传抗日的身影。他逢人必讲:“中国有四万万同胞。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小日本很快就完蛋。”他和同志们的宣传,唤醒了家乡民众,形成了抗日的洪流。

1938年春天,由汤曙红组织发动,汤沟、李恒一带进步青年参加的民众武装抗日自卫队宣告成立。汤化赞以其满腔的抗日热情,成为自卫队的骨干,并将自家用于看家的一支手枪献给了自卫队。是年7月,汤化赞参加了由进步人士孙若溪、陈飞等人组织的抗日教导队,系统地学习了《救亡哲学》、《战时经济》、《全面抗战基本理论》、《步兵操典》、《游击战术》等抗日理论和军事常识,为其以后的戎马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9年春,汤沟抗日自卫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时年21岁的汤化赞成了该团中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同年7月17日,国民党沭阳县县长夏铸禹与县顽常备大队长王绪五密谋杀害了三团团长汤曙红,三团指战员忍痛被迫西撤,离开了家乡。而汤化赞却怎么也想不通:“团长牺牲了,难道就这么白死了?一定要为汤团长报仇!”。因而他向组织申请坚持留在家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春,为培养造就革命人才,中共淮海区委决定创办东灌沭边区中学(实为干部学校)。汤化赞被党组织抽调到边区中学,担任总务主任和体育教师。由于他作战勇敢,教学严谨,作风扎实,被校长孙存楼誉为“边中文人中的一员武将”。

1949年10月,为解放大西南,开辟新区,汤化赞又受组织安排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干部团,于11月下旬进驻四川酉阳地区,担任酉阳县第二区(现为酉阳县龙潭区)区长。当时酉阳地区敌情、匪情相当严重。连续有土匪在各地发动大规模武装暴乱。我党政军人员被杀多人。面对严重、复杂的匪情,刚刚担起区长之职的汤化赞毫无畏惧。他既忙于各方面的接管工作、政权建设,又担负着为二野过境部队征粮、筹草的繁重任务。

1950年2月25日,苦竹乡土匪大队长陈金鳌网罗了1000余名土匪,突然包围了汤化赞及工作队的驻地,妄图逼迫汤区长一行缴枪投降。汤区长和工作人员奋战3个多小时,10多名工作队员全部壮烈牺牲,而他本人因弹尽被捕……面对酷刑,汤区长没有动摇革命意志,没有泄露党的一点机密,更没有向土匪低头屈服,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忠贞气节。恼羞成怒的土匪终于向汤区长下了毒手。临刑前,汤区长拢了拢蓬乱的头发,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从容就义,时年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