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80人|周春如:为伟人塑像 为抗日宣传
周春如,原名周芳增,字春如,灌云县沂北乡席家圩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族人念其聪慧,筹资供其读书。192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澄衷中学。1923年,因经济困难,无力进入高等学校,即以半工半读入画师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就读。1925年5月30日,他参加了反帝斗争,稍后,在北伐军挥戈北上时,他返回故里,宣传革命。
1926年9月,周春如进省立第八师范任教。1928年,他以漫画对国民党灌云县长窦瑞生充当恶霸地主、封建劣绅走狗的罪行进行无情的鞭挞。1929年1月,周春如受组织派遣,参加国民党灌云县党部竞选,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后递补为执行委员,兼任民训会常委。
1929年6月1日,灌云县国民党当局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一切嫌疑分子,被逮捕的共产党员有武同儒、李静山、武心毅等人,周春如也在抓捕之列,幸得族人周恒甫(县警察中队长)给他报了信。他连夜离开家乡前往上海,后又进美专继续学习。
1932年,周春如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雕塑专业,经教育家江问渔先生介绍,受聘进澄衷中学任美术教师。在此期间,他力排艰险,为党工作,仍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上课时,西装革履,一派学者风度;课余时,粗衫布履,来往于大街小巷,出入于贫区陋室,悉心宣传革命。
淞沪抗战后,孙海光同志到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失业部干事,周春如为他寻求职业,以掩护身份。在周春如的帮助下,孙海光进一家饮食店充任店员。时隔不久,老板发现孙海光不像一般工人,生出种种怀疑。周春如洞烛其奸,立即通知孙海光转移,后来把孙海光接到自己的家里。其时,惠浴宇、万金培、徐禹民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周春如总是全力给予支持。
1932年底,国民党上海社会局无理扣压失业工人国际救济金,激起共愤,江苏省委失业部因此决定发动失业工人,向社会局开展斗争。周春如主动承担了联络任务,他脱下西装扮成工人模样,踏上自行车,标上联络暗号,时而南来,时而北往,不辞艰险地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总指挥部设在上海南市南洋旅社的一个房间里。周春如在这里接受了省委失业部长薛桂辛的指示后,驱车来沪东区,给孙海光领导的失业工人队伍秘密引路,与全市失业工人队伍会合后,直奔南市区重重包围了社会局。正在斗争进入高潮时,党内出了叛徒,向国民党当局告密。敌人派出一千多名警察和暗探进行干扰和镇压,很快逮捕了总指挥、省委失业部长薛桂辛,还抓了一批人,周春如也被捕了,这场斗争因失去领导而失败。
周春如被投进了上海龙华监狱,敌人使尽手段没能从他嘴里撬出一个“有价值”的字眼,只好押解南京,后转入苏州反省院。周春如亲眼看到成批热血青年、共产党人被卡车拖走暗杀,从而更加坚定了他献身革命的信念。
彼时,国民党当局要在苏州为孙中山先生塑像,获悉周春如有此技艺,乃以塑像为条件放周春如出狱。周春如素爱中山先生,钦佩其爱国精神和品质,久有给伟人塑像以启迪后人之志,便欣然答允。
1935年夏,周春如出狱后,先到上海,后返回乡里。这时,灌云县党组织悉遭破坏。叛徒宋沛然找到周春如,要他“悔过自新”。周春如满腔怒火,当即斥骂道:“当初,你做县委书记时,高谈共产,阔论主义,谁知你这个高大的躯壳里隐藏着卑鄙的灵魂。你这个无耻的东西,快给我滚!”宋沛然被骂得灰溜溜的走了。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事维艰,周春如和陈东明、马健中在地方组织进步青年,积极宣传救国道理,并组织抗日力量,受到民众的广泛爱戴。
1938年春,周春如发起组织抗日宣传队,亲自任队长,在县内广泛巡回宣传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教唱抗战歌曲,以动员民众,团结抗日。国民党顽固派如临大敌,强行把抗日宣传队解散了。
1939年初,周春如在陈东明、武进明的推举下,利用和国民党涟灌沭阜四县联防指挥官徐继泰的同学关系,进徐继泰部任政治大队副队长。他利用这个合法身份,在士兵中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徐继泰为此惊呼:“这是异己力量!”遂下令解散了政治大队。
1940年秋,灌云县抗日民主政权宣告成立。周春如于翌年春,离开沦陷区,来到根据地,担任了县行政科长兼文教科长。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生活相当艰苦,供给又微薄,不足以糊其家口,加之孩子又多,负担重,长年难得温饱。虽然如此,周春如从不利用工作之便图谋私利。他主管的行政科保管粮油、棉布等救济物资,他从不多分一粒粮,更没多分一寸布,他心里装的是群众,眼里看的是全局,访贫问苦,解人之难,其清正廉洁,是令人敬佩的。
1941年,日本盘踞着城镇、水陆要道,徐继泰部扼守潮河以北,我抗日武装仅据西南一隅,虽势成鼎足,但受到严重的经济封锁,淮海区的抗战进入艰苦阶段。为打这种被动局面,周春如和朱一芦毅然接受党的重托,奉命前往响水口,说服徐继泰要以大局为重,实行联合抗日。徐继泰出于反共卖国的本性,拒绝接受我党联合抗战的正确主张。周春如此次义举虽未成功,但他的爱国精神,果敢气度,则为后人传为佳话。
1942年冬,周春如去盐河东工作,乘木桶过河时不慎落水,一病不起,不幸于12月30日逝世,时年41岁。为悼念和表彰周春如同志,1950年,地方政府将遗骨迁葬故土席家圩,并给家属发了烈属证书,追认周春如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