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风采录

80年80人|赵子明:抗日救国的“赵氏孤儿”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 2025-05-07 10:20:51

赵子明,原名徐松年,又名徐旭。1922年生,江苏省邳县胡圩乡人。出生前3天,父亲就病故了,亲邻都说他是苦命儿。徐松年3岁时,母亲去世。不久,病魔又夺去他姐姐的命。他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生活在外祖母家8岁时,外祖母送他去读书,14岁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

1938年5月,日本侵略者的爪伸到了邳县。1939年初,17岁的徐松年在叔父徐剑樵的影响下,参加了抗日救国团,并成为活跃的抗日积极分子。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春夏间任宿迁县五区区委宣传委员,负责敌占区窖湾镇的地下工作。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徐松年首先在窖湾镇发展一批党员,建立一个党支部,并兼任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他胆大心细,坚持原则,执行党的统战政策,积极在伪军中发展党员,并通过党员去做伪军的思想工作,及时掌握敌人的动态。他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入敌占区,为党组织收送情报,运送药品物资。徐松年不仅为宿北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使运(河)东、运(河)西两个根据地保持了密切联系,保证了地、县委负责人出入活动的安全。在这段时间里,我军利用窖湾地下党取得的可靠情报,给驻窖湾的敌人几次重大打击。

1939年8月,窖湾地下党支部获悉日军计划用2辆汽车从窖湾向炮车火车站运送药品和其它军用物资。徐松年及时将此情况向上级报告。得到情报后,我方立即组织武装在窖湾东北方向的尹庄进行伏击。这次战斗,缴获2辆汽车、6匹战马和一部分武器,17名日军全部被击毙。不久,地下党组织摸清日军经常在早晨到运河边洗澡的规律。得到消息后,我方决定采取措施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事先安排武装人员在窖湾小南门内蹲守,采取突然袭击,一次打死3名日军,缴获三八式步枪3支。接着,外线党组织又根据窖湾地下党提供的情况,截获从窖湾向大榆树运输大批粮食的一支船队。徐松年领导的窖湾地下党支部几次准确地提供情报,使敌人遭到重大损失。

1940年,徐松年任区委书记,10月调任宿迁县委负责民运工作。1941年1月调任沭阳县二区区委书记,8月又被调到东海县委任组织部长,化名赵子明。

1942年8月13日拂晓,当时住在陇海区委书记周朝鍭家里检查该区工作的赵子明刚起身吃完中药,在院内散步。交通员尹增立一出大门就看见敌人从东、北两面向周朝鍭家方向扑来。他赶快回来向赵子明报告说:“敌人来了,大门不能走了!”情况十分紧急,赵子明当机立断:“藏枪!分散走!”边说边往堂屋门东旁矮墙走去,把枪藏在玉米秸垛子里面,返身回屋收拾文件。从牛山、房山出动的敌人,已经把区委书记周朝鍭的家包围起来。这时区委书记周朝鍭、交通员尹增立已从后院越墙出去了。周朝鍭的妻子带着才2岁的孩子在大门口与敌人周旋。凶狠的敌人推开她说:“你家里有八路,我们看见了,滚开!”,随之几个敌人冲进院里。当时,赵子明拉肚子,身体虚弱,无力翻墙未能逃脱,在堂屋里被敌人发现而逮捕。敌人将赵子明绑在院子里,又在屋里到处翻腾。找出鸡蛋后,强令周朝鍭12岁的女儿周玉替他们煮。周玉见敌人在屋里搜查东西,随即将赵子明松绑。赵子明冲出大门,向北跑去。守在外面的敌人,发现有人逃跑.就紧跟追赶。赵子明由于身体有病,终未逃出虎口。

赵子明被捕后,敌人将他从东海押送到徐州伪宪兵队。在敌人严刑拷打折磨下,赵子明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只承认在游击队里做通讯员,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审讯,敌人一无所获,便将他转到一般犯人监狱,准备“教育释放”。就在赵子明即将脱离虎口的时候,由于叛徒出卖,赵子明的身份暴露。敌人第二次将赵子明转到宪兵队作为要犯进行审讯,妄图从他的嘴里得到东海县委的组织情况。凶狠的敌人天天对他酷刑摧残,诸如“闷缸”、灌辣椒水,吊在梁上让狼狗撕咬等。每次审后被拖回来,都是皮开肉绽。他强忍着伤痛,对同狱的难友说:“你们不要怕,反正我不会说出任何问题的。由于我的身份暴露,是不能活着出去了。我牺牲个人,不能让党受损失。你们要挺起胸膛,同敌人战斗到底!”1943年1月,日寇将赵子明杀害于徐州,年仅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