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风采录

80年80人|董文蔚:巡演全县的区委书记

来源: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 2025-05-07 10:58:55

董文蔚,又名董登宪,东海县房山乡小董庄人,1910年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毕业于灌云县板浦乡师。先后在海州、新浦、刘顶、林疃等地任小学教师。他为人正直,思想进步,经常与东海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交往,共同讨论国家大事,眼见祖国危亡,人民遭难,十分痛心,立志救国救民。

1938年1月,以共产党员孟宪禹为首的第五战区总动员委员会东海县工作团来东海,发动广大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董文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抗日活动。1938年春,他参加了“东海县抗日救亡宣传队”,与周镜涵、李铁民、郭慧兰等同志一起,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扬州血》等以抗日为题材的节目,背着行李,挑着道具,步行全县巡回演出。他们从房山出发,经过郇圩、城头,阿湖、桃林、竹墩、蔡塘、白塔、新浦、海州等地,行程200多里,历时3个多月,一路上在东海人民心中撒下了抗日的火种。

8月,董文蔚参加了林疃成立的“东海县抗日青救团”,并成为其中最活跃的分子。同年秋,他回到家乡董庄、桑庄、赵集一带,深入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宣传“有钱出钱,有人出人,齐心合力,赶走日寇!”这一时期,东海、灌云、沐阳一带有许多热血青年都去山东抗日根据地学习,董文蔚组织人力在瓦基设接待站,烧茶做饭,接待200多名男女青年去山东。

1939年春,董文蔚加入共产党,后不久即任陇海区区委书记。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地下斗争,发展党的队伍,动员广大群众,为建立东海县抗日根据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0年10月,调到宿迁县,任县委宣传部长。1941年初到2区(亦称大兴区)帮助工作。当时宿迁县政权刚建立不久,武装力量还很弱,而日伪及地方反动势力却猖狂一时,斗争形势十分险恶。2月16日夜,2区区署突然遭到伪崇河乡乡长程安儒和程安孝所带地主武装的袭击。他坚决抵抗,由于敌众我寡,加上敌人已在我内部安上内奸,董文蔚和2区区长鲍子和及警卫员鲍良久不幸牺牲。

董文蔚牺牲后,党组织把他的遗体搬回东海,安葬在他家乡小董庄。东海县委为了悼念他,由县委委员、秘书刘锡九同志主持,在文集召开追悼大会,号召全县人民向董文蔚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