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群英谱:吕祥璧
吕祥璧,1945年生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鱼泉乡屏风村。1966年3月,吕祥璧光荣参军,成为驻连空军某部战士。
1967年3月3日下午,临时调到部队农牧场工作的吕祥璧去白塔埠镇修理农具,顺便去东海八一拖拉机修配厂把焊修好准备改作粪罐的6个空油桶捎回部队。在八一厂门前装桶时,因马车铁皮拖斗和油桶发生撞击,发出刺耳的响声,使青灰马受惊狂奔。吕祥璧急忙跃上前去,一把抓住缰绳想把马勒住。可是,空桶在车斗里越颠越响,烈马越跑越快。
这时,在马车前方10多米,4个小学生被这意外的情况惊呆了,站在马路中央一动不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吕祥璧不顾个人安危,用尽全身力气把缰绳紧紧攥住,用自己的身体坠住马头。吕祥璧一直被拖了6米,仍然死死拽住缰绳不撒手!最终将马头坠到贴近地面,迫使青灰马连车带马冲进路南的沟里。马倒车翻,4名小学生得救了,更多的人脱险了,而吕祥璧却不幸被马车压中头部,负了重伤。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2岁。
东海县人民政府在烈士牺牲的地方修建烈士陵园,把英雄牺牲处所在的东西路命名为“八一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于1967年4月29日作出决定,追认吕祥璧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总政治部于1967年6月23日,向全军发出了关于宣传和学习吕祥璧同志的通知。
吕祥璧烈士生前所在连队——空军驻连云港某部警卫连,专门成立一间连史室,把吕祥璧烈士的半身塑像、生平事迹材料都陈列在这里,以供人观瞻学习。在墙上的照片中,最珍贵的一张要数是吕祥璧的父母、张思德的母亲、黄继光的母亲在一起合影留念的那一张。烈士的精神,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在这里成长的革命军人,吕祥璧生前所在的班也被命名为“吕祥璧班”。